击败印度除了需要在陆地战场直接击败印军外,还有一种最佳间接战略路线是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击败英国!
印度现代化过程中充满着巨大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此尖锐和复杂,以至于印度的现代化在现有的框架下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印度到目前为止的道路与人类社会所共同经历的现代性毫无共同点;印度人口的生殖和繁衍的自然本性与历史上雅利安人入侵后形成的种姓观念,以及把这一切融进宗教的印度教,再加上英国帝国主义、还有印度人自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原始社团主义,共同拼凑起一个五光十色的印度社会。印度人自己骄傲地称之为“闪亮印度”,但这种社会永远无法获得整体的进步,形成统一和理性的目标,因此印度无法完成真正的革命和向现代性的转变。
印度官僚体系与印度国防和军队,都是脱离印度人民本土人民利益的独立利益集团;包括与中国领土冲突在内的印度外部政治行为,本身都与印度文明发展毫无直接的关系,他们都是外来的更大范围的世界体系内东西方冲突,包括西方国家占据着世界历史运动和利益的后续结果;中印今天的冲突根源是英国在亚洲的扩张最高阶段时候对非西方文明和体系压迫的后果,印度的产生本身就不是印度自身历史运动的结果,而是外来的英国殖民体系的产物。
而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体系后对中国西藏的渗透和压迫,这是西方在入侵印度区域后以印度殖民地为基地持续前进,试图最终统治中国的过程。印度的悲剧在于其自身既是西方体系的受害者,然后获得了独立后又不肯放弃已经堕落和衰败的英国殖民地既得利益,包括由英国人在殖民地领土扩张过程中损害中国而获得的领土,即英国殖民地统治当局对中国领土的损害而构建起来的独立时的印度外部边界。
中印之争本质上依然是中国与西方体系的冲突,印度在这个过程中只不过死硬顽固地向中国要求继承英帝国主义者在19世纪开始对中国的侵略所留下的非法领土侵占,并认为印度领土有权继承英帝国主义所遗留的一切帝国主义遗产。
对这种国家最好的相处之道需要用印度人的方法——种姓隔离;也就是说对付印度最佳方案就是不跟其打交道,不与其纠缠,适当地催生其内部和外部混乱,让其自生自灭。与这样的国家发生战争对任何现代化的国家都是无益的,因为这种国家的人命太不值钱,不值得用珍贵的中国军人的生命去跟印度军队交换;打击印度过程中中国的战略选择应该是火力战,而不是接触战——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和火力优先的远程打击,而不是由士兵面对面战斗的传统所构成的陆军对抗。
而且只要有可能,中国应该打击的对象是印度的前殖民地宗主国英国;由于中印之间的战争将是未来中国与全球势力和军事同盟之间的战争,因此中印战争一旦爆发,现有的美印英日澳同盟势必卷入战争。这样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中国一旦与印度爆发战争,就势必与美国和英国爆发战争。
而一旦中英之间爆发战争则除了给中国在一场高科技战争中重创英军、一雪鸦片战争之仇外,更为中国解决与印度的领土争端创造了最佳机遇。这是因为印度从法律上而言是大英帝国的亚洲殖民地,因此它与中国的一切边境条约都是中英条约,那时候根本就没有中印条约。
因此一旦中国与英国开战,那么中国就必须彻底战胜英国,而与其进攻印度不如攻击英国海军和英伦三岛,彻底击败英国,然后在中英战后和平条约中,强迫英国彻底否定一切从19世纪开始强迫中国签订的各项条约的合法性,其中同样包括英国作为印度统治者时强迫中国签订的各项有关边界条约,至此中印之间的领土划分,将按照中印之间力量对比来划分。
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就一句话,印度是贫穷帝国殖民主义。以前对印认识,什么第三世界领袖,什么什么的,都是错误的,印度是利用这些冠冕堂皇的正义幌子,行帝国主义之实,跟英美没什么本质区别,他为第三世界说话,并且还要当头头(中国抢了它的风光,它很嫉妒),并没有什么解放第三世界解放全人类,打倒帝国主义的想法,它的想法是自己拉起一个队伍,独自成为一极,建立自己的势力,与美苏两极要价。
贾平凹仅用了2句话,就道出了社会的普遍问题:“混得差的男人关心政治,经济差的地方饭馆多,雌雄同体的女人更是人中之凤!”
Apple Watch Ultra内部拆解全纪录,看看它和前几代有何不同
苹果上架 M2 款翻新版 13 英寸 MacBook Pro,在美国便宜近千元